台湾拼音之争落幕:“文化台独”末日到来

编者按:台湾当局通过提案,决定调整中文译音政策,改用汉语拼音。有评论称,这是台湾终于摒弃“去中国化”政策,决定与世界接轨。语言文字从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文化大事,尽管它不可避免的被意识形态影响着,调配着,甚至利用着,但最终它都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步入“约定俗成”的轨道。

一定还有人在思考:两岸最终统一了汉语拼音。那么下一步,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争论,又将何去何从呢?

通用拼音让台湾人找不到北

台湾的地名拼音系统,从开始到现在就不曾统一过,举例而言,我的学校在台北市的木栅地区,每次早上上学都可以看到至少四个版本的“木栅”拼音,包括:Mucha、Muzha、Mujha,和Muja。第一种是过去台湾常用的罗马拼音,第二种是汉语拼音,第三种就是台当局推行的“通用拼音”,第四种则压根不知道是哪来的拼法,或许是制作路牌的工人临时胡诌的也不一定。

除此以外,在台当局大肆操作“本土化”的趋势下,台湾还出现了一种啼笑皆非的拼音方式。一次,一位俄罗斯留学生要我带他参观台北万华著名的龙山寺,于是我们约好在万华火车站见面。到了车站,那位俄罗斯朋友已经到了,只不过他非常茫然地在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找什么。于是我赶紧过去叫他,问他在找什么。他说:“我搭火车来的时候,听到广播说万华站到了,于是我就下了车,但是一走出车站却发现这里不是万华,是‘Manka’,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你出现了!你怎么也在‘Manka’?”

听到这我差点笑翻了!因为万华的闽南语叫做“艋舺”,翻成拼音就是“Manka”,要不是这位俄罗斯朋友提起,我也不会注意到原来台湾的地名拼音系统还有这项毛病:依照方言发音拼音,连普通话的发音都不用了!后来我发现,宜兰县的苏澳与礁溪两镇也采取闽南语拼写全镇的路牌,按照拼音念起来的地名,和普通话的地名念法真是天壤之别。这么一闹腾,大家为了证明自己的重要纷纷有样学样,比如一些以客家族人为主体的县市,也要求要以客家话发音为拼音根据,修改路牌拼音。按民进党这么折腾,我想以后不止老外来台湾被地名译写搞得一头雾水,连台湾百姓自己也要迷路了!

如果不会汉语拼音,对于我们这些学生的深造也是件麻烦事。我打算去俄罗斯留学,所以正在学俄文,我和很多朋友使用的都是中国大陆生产的俄汉电子辞典。但每当我用中文查俄文单词时就非常头疼,因为中文输入必须用汉语拼音,但是由于根本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因此每次都只能猜着输入。有一次为了找“帽子”的俄文单词,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敲打了半天,只出来一个“猫”字,还不如直接打hat(帽子)来得容易!

台湾:拼音大斗法 路名各表述

新华网台北11月26日电(记者范丽青、陈键兴)在台湾岛内,随时可以看到同样的路名,在标志牌上的拼音注音却截然不同。比如,台湾岛内有许多地方用“中山”作路名、地名和机构名,同一个“中山”却可能出现“ZHONGSHAN”和“CHUNGSHAN”两种不同的标识。

本文标题:《台湾拼音之争落幕:“文化台独”末日到来》作者:admin
原文链接:https://tongqinqiche.com/post/1889.html
特别注明外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

可在微信查看或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