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

  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56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点“发财火”

  火红**着吉祥!要火红当然少不了红火!正月初一早上起来放鞭炮,陕北地区通常会在门口设有一个火塘,点起熊熊柴火,意为“发财火”,火苗越大、火光越亮越好!大人小孩要从火塘上跨过去,陕南大多会点燃柏树枝等。这一天,街坊邻居互相拜年。

  2、扭秧歌拜年

  要吉祥,有红火还不够!你看那秧歌舞的红色彩绸,最似轻盈飘动着的火火火~~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

  说到这里,吉叔不得说一下最开始提到的《南泥湾》,它就属于扇秧歌,很惊讶吧有木有?那可是**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新秧歌运动留下来的宝贵产物啊!

  3、出新牛

  要红火,人畜一起红起来!在龙东地区的人们,正月初一会“出新牛”,也叫“出醒牛”。出新,是初一惊醒耕牛,因牛从十月卧圈至今,已懒散了。也是耕牛出门图新追新,求新生、新运的意思。人们把牛从圈里拉出,精心打扮一番,在牛头上系上红绫或大红花,在鼻孔里插两支花炮,点燃花炮,啪啪两声,牛一下子疯了,带着红色冲出院门,奔向田野。一时间,百牛竞雄,百牛争春,一冬的暮气被甩得干干净净。马、驴、羊也跟着扬蹄振尾。“出新牛”之后,大人小孩便去赶庙会,求福求祥。

  4、耍社火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淳朴的西北老百姓看来,独红火不如众红火,吉祥乐开怀~~全村一起舞起来!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社火通常从农历的正月初六开始,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六日结束。

  1、兰州社火

  兰州社火可以说是西北地区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在过年的时候,西北地区的人常喜欢围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度新年,这些人的手里常常拿着鲜亮的火把来,**着自己对于来年的期盼,以及对于过去一年的总结。人们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的时候,也**着对于未来的`期盼。

  在这一天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去到街上来,跟随大队伍一起玩弄社火,如果在这一天少男少女互相看中了对方,可以直接表白,将会得到大众的祝福。

  2、清扫房屋

  西北地区尤其是在甘肃的大部分地区都喜欢在过年的时候清扫房屋,在大年三十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将自己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来迎接新春的到来,甘肃人往往认为过年的那一天就是新春的起始,所以并不会将清扫工作留到大年初一来做。

  如果在过年的这一天去别人家做做客,还会发现大部分的人都在做清扫工作,不把家里搞得干干净净是不会来迎接新年的,其实部分甘肃人可能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还是会做一次全家大扫除。

  3、送财神

  在西北很多地方的农村,一直都有送财神的年俗。初一起床出门就要看财神方位,选择走向,根据天干地支,确定喜神、财神、贵神的所在方位。据说,初一一出门,就要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吉利的事。

  4、舟曲迎婆婆

  舟曲迎婆婆“正月十九迎婆婆”(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是舟曲县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犹如舟曲县的狂欢节。

  距今已有***的历史,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藏传佛教、道教的精华,神职功能不断膨胀,从以前单一的迎生送子、求儿求女扩展到今天保佑一方**、祈福禳灾的民俗活动。

  5、 初五:破五——山西中部年文化[祁县春节民俗]

  今天是破五,意思过了今天过年中所忌讳都破了,生产开始正常,清晨鸣炮庆祝,但这一天也是忌讳最严的一天,呆家里不作事更不能出门。今天也是过年敬香供神最后一天,晨、午、晚每次都要鸣炮。

  破五不仅是祁县和晋中一带风俗,在山西大多地方都有相似风俗,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文化是个亮点。

  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1)

  ——传统的山西的葬礼风俗习惯

  传统的山西的葬礼风俗习惯

  葬礼的方式和习俗都是有点区别的,山西的葬礼风俗又是怎样的呢?由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山西的葬礼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

  山西的葬礼风俗习惯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五寨一带称之为“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

  当地人会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不生虫子。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除宁武一带有“崖葬”习俗外,山西各地都通行“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十”字,名为“开土”或“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

  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王”字上加一点,使“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

  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一直到满为止。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汉族的风俗习惯

  1、尚农务本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2、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着闻”。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门给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汉族民间敬*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4、建筑形式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四合院为**;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为住房,**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5、文化艺术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和作品。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这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较完善教育**,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出现过百家**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大体同时的古希腊文明东西辉映。至汉武帝时(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于是以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甚至影响到*相邻的国家。在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着作的精华。注重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史》;编年体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为**;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行(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着作的**作。

  羌族的风俗习惯

  服饰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

  羌族人民的服饰朴素、美观而具特色。古代羌族多着皮制、毛制衣装。明代以来纺织业发达起来,则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装。**后至今,服饰的面料更加多样化。男子喜包青色头帕,冬季有的还喜带狐皮帽,穿麻、棉、绸、毛面料的长衫,有的长衫饰有花边。外套为无袖的羊皮或毛、棉制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垫坐,且适于劳动。

  男子脚裹毛制或麻、棉制的绑腿,有的饰有花纹,能保温、滤水、护腿,脚穿皮鞋、云云鞋、绣花编耳子鞋和胶、布、草等鞋。束毛、麻、棉制腰带,系吊刀、火镰和皮、绣花绸、绵裹兜子,用以装钱、**、火药及烟等物。

  妇女服饰鲜艳多彩。头饰因区域不同分三类。一类绝大多数包青色头帕,绣以花纹,再覆绣花头巾,鲜丽多彩。黑虎地区妇女则包白色头帕,纪念传说中的英雄格鲁从波,以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苏、理县等地妇女头顶瓦状绣花黑头帕。羌族妇女皆着绣花长衫,系黑色羊毛腰带或红棉腰带、绣花围腰,后腰系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耳坠、手镯子、戒指等金、银首饰和称为“色吴”的椭圆形项链。每逢节日喜事,羌女盛装艳丽,雍容华贵。

  建筑

  羌族一般由几十户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现代羌族的住房方形*顶,墙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筑手艺高超,砌墙时不绘图、不吊线,信手而成。壁面*整,棱角分明,结构匀称。远看似碉堡,故俗称碉楼。屋有立柱、大梁,椽子上加油竹或树枝,上糊泥土盖顶,坚固耐用。一般为二层或三层半,顶层客房储物,中层为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层养畜,房顶可脱粒、晒粮、晾衣。传统窗口很小,光线差,烟尘不易散出但利于防寒防盗,现大多已改为大窗户。传统上下楼用独木梯,现绝大多数已改用宽体木板梯。中层起居大堂中间用石料砌一火塘,用于取暖做饭。火塘上置三个精制石桩或置铁三足架,用以置铁锅等。火塘里的火种,长久保存不熄,有“万年火”之称。

  **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区的住房多为高数十丈的“邛笼”,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层而居。同时还有村落公共拥有的“邛笼”。羌区往往群碉林立,极为壮观。这种碉楼也用不规则乱石砌成,壁面*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状,棱角突出,结构匀称,十分坚固,现存的都系历经数次大地震而未被毁者。内分几层到十余层,每层以楼板相隔,用独木梯上下,窗口很小。这种建筑除居住外,还作为防卫作战的城堡,特别是每个村寨在寨**、四周及路途关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楼,主要用以抵御外来侵犯之敌,*时则闲置不用。据《后汉书·*西南夷传》等史*载,这种建筑在汉代乃至汉以前就有了,“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邛笼”为羌语名称音译。羌族这种历经几千年的高超建筑艺术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后,这些碉楼已无防御之功能了,因此,现在羌区农村已无新建的4层以上的碉房邛笼。现今居于城镇和邻近汉区的羌族民居已多为羌汉合璧或为现代建筑,特别是近20年来,羌族古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县城已建成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现代化中心城镇。

  交通

  新*成立前羌族地区山高谷深,交通险阻,勤劳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人行通道,虽然是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但全境内各地数道相通。由于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水流湍急,羌族人民几千年前就发明了“悬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桥及挑桥、偏桥、木桥、石桥等,使生活在险恶环境中的羌民保持与外界的交通往来。竹索桥一般长达二三十丈,不用铁钉,没有桥墩,只是用多条竹索并排横跨江面,上铺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桥梁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发明,并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换为钢绳了。建溜索,*立柱,竹索系于木柱、树根或巨石,横跨江面,长约六七十丈至百丈不等。渡河时用麻绳将人身捆在硬木制的半圆形溜筒上,顺着竹索悬空溜过河去,观者惊心怵目。溜索分*索与陡索两种。*索依*水**装,与河面*行,只有一索,需用手攀行,或由彼岸用人拉动引绳牵着溜筒过渡;陡索则由两索交叉安装,一来一往,一头高一头低,便于迅速溜渡。挑桥又名悬臂木桥,羌区有上百座。*用圆木纵横排列层层叠压,以纵层逐层向河心挑出,延伸到河心相接,在其上搭*桥面铺木、置板,以利人畜通行。偏桥与栈道同,主要建在傍岩上,无桥基、无桥墩,沿崖凿孔,将硬骨椽木楔入孔中,在其上置木板、石板以过人畜。人行其上仰视不见崖顶,脚下则绝壁千仞,谷底江水奔腾。石桥,用乱石建筑成的石拱桥和*桥。现今羌区留存的石拱桥多为唐代、明代建成,分单孔和三孔桥。最著名的是茂县土门三元桥等,堪称又一奇观,已成为国家保护文物。

  **后羌区交通巨变。公路从无到有,如今乡乡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机耕道,还有两条国道,四条省道通过羌区。**前到成都要行走数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达。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羌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2)

  ——春节的传统风俗

  春节的传统风俗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yjbys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春节的传统风俗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二、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三、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四、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五、爆竹

  *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六、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3)

  ——台州传统的过年风俗

  台州传统的过年风俗

  在这年味越来越淡的现在,台州人的春节常做的10件传统事,我们还记得多少,都做了几件呢?欢迎阅读台州传统的过年风俗,一起来看看!

  NO.1、压岁钱

  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安度过一岁。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

  NO.2、闭门炮

  闭门炮是台州传统年俗。大年30,也就除夕夜晚上接近12点的时候,家家户户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打“闭门炮”,响炮连天,这宣告一年已经结束,更希望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NO.3、开门炮

  开门炮是汉族传统年俗。农历大年初一的**,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看谁家的礼花品种多,各式各样的鞭炮、礼花把夜空映的五彩缤纷。预祝新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NO.4、拜坟岁

  台州人在正月初一,会在先祖的坟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水果,家人依次跪拜。

  N0.5、谢年

  谢年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活动,恭请的是福利神,目的是祈求神保佑老百姓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年年**、岁岁有余。这个台州人每年春节前一个必做的事。

  NO.6、点天灯

  古代汉族节日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旧时元旦夜晚,每家每户在屋楼上用长竿悬挂灯盏,通宵达旦,称“天灯”。现在都是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挂灯笼,通宵达旦。

  NO.7、社火

  社火是*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我们台州一般是舞龙。

  NO.8、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古代汉族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NO.9、点岁灯

  除夕或正月初一至初五举行。在此期间,夜间卧室里通宵燃灯,称“岁灯”。一般在屋柱脚、床下、桌下、灶下点灯。多用红萝卜切成段作盘,插上小蜡烛,也有用陶器盛油点灯的,是除夕守岁的一种活动,还要贴春联,放爆竹、唱辞岁歌、饮分岁酒、吃岁饭等。

  NO.10、拜年

  拜年是*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拓展:

  春节习俗

  在临海,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张家渡民间流传的“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就是这个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连天响。天亮后,各家插烛焚香烧纸钱,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关吃汤圆,东乡都吃糯米红枣粥,沿海渔乡则吃“长寿面”,西北乡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桥、上盘等地,初一的早饭男人烧,习惯吃“菜头饭”。初四,民间备牲醴、烧纸马贴新“灶司”,称“接灶神”。

  初一这一天,临海过去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

  正月初八俗称“上八”,过去也是张家渡“开市”之日,各家各户初八早饭都要煮米饭吃,叫“上八饭”。过了上八,民间新年礼拜活动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动正式结束的,还应该是过了正月十四,因为人们十四夜“闹花灯”、“接财神”,财神出街后宣告结束。

  元宵习俗

  临海人元宵不吃汤圆,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过,而在十四过。

  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方国珍,怕朱**在元宵节前来**,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说法是方国珍(一说秦鸣雷)母亲每逢朔、望都吃素斋,方国珍为了让母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过了。

  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还有人说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因为十五斋戒食素而提前过元宵。

  甚至也有人说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而将计就计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传说归传说。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做羹,临海人称之为“搅”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搅成一锅羹,一般有芥菜叶、冬笋、猪肉末、油泡、豆腐干、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蛏子及其他小海鲜,煮熟后加入山粉,搅和搅和,调味出锅。由于原料丰富,这种羹往往一搅就是一大锅,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的。

  十五晚上会吃素羹,与十四的咸羹相区别,称为甜羹。

  元宵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间,十四夜为**。

  黄岩正月半风俗 正月十四间间亮

  旧时,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黄岩城里家家户户点上灯火,挂上当地特色的橘篮灯、橘花灯、凤凰橘灯。而城外每片橘林都点上红烛,远远看去,整个黄岩万灯竞放。同时橘乡百姓还耍起舞狮、舞龙、花鼓、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这种风俗称为“间间亮”,据说起源于明朝,与戚继光抗倭有关。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余下的倭寇如丧家之犬向内地逃窜。逃到黄岩时,天色已晚,他们有的躲进橘林,有的闯进民房。戚继光率军赶到,兵士和百姓一道,点灯燃烧,搜索残兵。顿时,整个县城内外,每间房屋,每片橘林都灯火辉煌。最终,倭寇被一网打尽。为了纪念戚家军的胜利,“间间亮”的风俗被流传下来。

  不过,自从家家户户有了电灯,这几年城市里推行亮化工程以后,“间间亮”的效果难以再显现出来,这种风俗也仅仅局限于一些零星的乡间舞狮、舞龙表演以及规模稍大的灯会了。

  正月十五“放橘灯”

  **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黄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举行“放橘灯”的活动。据《黄岩县志》记载,这种风俗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

  传说,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康王赵构从海上逃走,途经台州。那天刚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观海,忽然见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飘来无数灯火,感到十分奇怪。侍从告诉他,这是澄江上漂来的橘灯。赵构来到江边观看,并要侍从们跟着凑热闹,买了两船橘子,取出橘肉让大家吃了,留下橘壳制作橘灯,放在江上漂流。

  此后,每到正月十五,黄岩城里的男女老少倾城而出,澄江*坐满了看“灯”人,临时摆的小摊聚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仙居花灯

  仙居花灯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如横溪、板桥的板龙灯,高迁上屋村的长旗灯,朱溪、下各的跳跳马灯,下塘村的鲤鱼跳龙门灯、田市镇水口山村的卷地龙灯,前王村的轿里狮子灯、推虾灯等等。每逢元宵佳节,仙居山乡各地花灯竞彩,热闹非凡。犹为奇妙的是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传说唐开**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山姑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仙居花灯”曾先后荣获县市花灯大展赛一等奖,“浙江省首届优秀艺术作品展银奖”、“浙江省特色灯彩大展金奖”、“1996*民间艺术作品展金奖”、“1996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浙江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电视台众多**对“仙居花灯”都作了详细的报道。仙居花灯还得到了中外游客的啧啧赞叹,被誉为“**瑰宝”、“灯海明珠”。仙居县因此被*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2月,仙居选送的针刺无骨花灯———“龙凤灯”入选国家邮政局的《民间灯彩》五枚邮票图案之一。

  天台词调

  “天台词调”是天台一个古老的剧种,早在清朝**、道光时期就在全县各地盛传,仅城郊一带就有36个戏班,乡间则以石岭、左溪、灵溪、坦头、榧树最为流行。“天台词调”曲牌丰富,共三十来个。有快节奏的像“三五七”,唱起来如行云流水,适于叙事交待;有慢节奏的像“金钟慢”、“二樊”,委婉清丽,擅长抒怀陈衷。探其渊源,可以看出它广泛吸收江西与弋阳腔、东阳的`高腔与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风格。

  词调的角色行当与古老的昆曲相同,生、旦、净、末、丑全部由男演员担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与京剧相捋。乐器也是管弦丝竹齐全,以适应演出宫廷大戏的需要。“天台词调”的看家戏有《龙*斗》、《姣姣斩独角龙》、《伐子都》等,还演一些儿女情长的戏,如《拾镯玉》。建国以后曾演出过《红灯记》。

  以前天台县城有十大戏台,分别是东门大舞台、妙山佑圣观舞台、也是园、前殿舞台、东岳宫舞台、映台庙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镜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词调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可惜目前这一剧种只有榧树、亭头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则与越剧混合演出,只带些词调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节早餐,各地风俗不一。天台城乡则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谓“五味粥”,就是白米、红枣、豆腐、番薯、芋艿五种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来,原出于佛寺僧侣,新年祈祷“五福”降临人间,煮此杂羹。天台素称“佛地”,士民多信佛教,这种习俗也就浸染**,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到头,百姓能安居乐业。不过,关于五味粥的来历,天台还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末年,朱**部将陈祥率领农民**军自临海攻打天台城,在东横岭下设营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残酷野蛮的**,纷纷响应,主动帮助义军探听军情,筹粮运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义军包围县城,与城里士民约定于除夕之夜,里应外合,聚歼元兵。时值雪夜,城外积雪足有尺把厚。守将乌黑尔烈估计义军不会攻城,自去衙门饮酒作乐。到了半夜,三声鞭炮,杀声四起。义军除掉守兵,打开城门,经过一场激战,杀死守将,收复了县城。

  第二天正是春节,城里老百姓挨家挨户凑集了米、番薯、芋头,商店、作坊送来了红枣、豆腐,煮成了香喷喷、热腾腾的大米粥,慰劳义军将士。军民同吃一锅粥,五味齐全,人人脸上绽开了笑容。大家高兴地说:“吃了五味粥,就会招来‘五福’。”

  从此,天台人民每逢春节早晨,不论贫富家家饱餐一顿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将正月十四这一夜定为元宵节不是天*独有,在台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吃“糊辣沸”闹元宵的习俗,却是天台的一大特色。

  说到吃“糊辣沸”,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南宋景德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华灯齐放,士民兴致勃勃地逛街观灯。这时,一位从金兵铁蹄下逃难到江南的老艺人,带着孙女到天台城卖唱糊口。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过度,昏倒在街道场坦上。附近一位陈老大爷见状,立即舀了两碗“糊辣沸”送去。他俩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习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样一种食品呢?

  这是一种用米粉或“山粉”调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块,主料选用精肉、冬笋、荸荠、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猪耳朵、***、烘鲞的,再调配上一点辣椒粉,烧煮得热气腾腾,既能开胃和中,又富有营养,怪不得祖孙俩吃了,人醒志清了。现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妇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调配进桂圆肉、红枣、苹果片、莲子,吃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温岭箬山大奏鼓

  据《*民间舞蹈集成大全》记载,温岭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多次在**电视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来个男性渔民组成,但人数并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几二十余人。男扮女装,脸上涂白圈红,上身穿桔黄色的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的大口裤,衣襟的边角上绣着桔***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挂着“黄金”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部光着粗大的脚板,走起路来忸忸怩怩,活像戏剧中的媒婆那样滑稽幽默。两个扛着大鼓,一个奏大鼓的兼指挥,一个敲木鱼,两个敲小锣,一个敲大钹,一个敲小钹,两个敲钛锣(也是一个一小),他们**地跳、**地舞,**两腿,摇曳着身子,两只大手有力地挥动着鼓槌,左纵右跳,随着大鼓的节奏,不断变换队形,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既奔放又含蓄,是灵魂的呐喊,又是生命的细语;既体现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渔民内在的情感冲动及征服大海本质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专利”,已成为石塘大奏鼓、温岭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岁的青年渔民是这一活动的活跃份子,还有很多十二三岁的小学生跟着七八十岁的老渔民学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队在箬山这块具有丰厚海洋文化底蕴的热土上应运而生。大奏鼓这一健康的群众文艺活动,不仅活跃了海滨渔村的文化生活,还挺进了城市舞台。

  扛台阁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是二月初。 台阁是将一张方桌、一张长桌拼在一起,反过来桌脚朝天,用各种彩纸、彩布、彩花扎成彩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戏台,上面挂着雪亮的汽灯和相应的戏剧场景,里面有几个五六岁、七八岁长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妆成诸如《楼台会》、《霸王别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戏剧造型,由十几个年轻力壮、热心群众性文娱活动的渔民抬着,紧跟着锣鼓和火,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队伍未进村,锣鼓声和人们的喧闹声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情好客的渔区人民,还会以观赏台阁的名义,邀请一些远地村庄的亲属来家做客。

  三门

  三门人过元宵节,与台州其他一些地方一样,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门人过元宵,一般是中午吃“麦焦”,晚上吃糟羹。三门糟羹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青菜、萝卜、笋、粉丝、豆腐干、**、牡蛎等全部切碎,再放进早米粉一起烧,烧成糊状,其滋味多种多样,故而非常好吃。

  元宵节,三门人几乎家家都烧糟羹,且要比比谁家烧的滋味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节晚上,三门人吃糟羹是全免费的,什么人都可以到另一个家庭去吃一碗鲜美的糟羹,且主人都以来自己家吃糟羹人多为自豪。这种风俗由来以久,有着古代“天下有饭共吃”大同社会的含义。如果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元宵节是**社会的重要体现。

  元宵节晚上,上一年结婚的新娘子,还得烧几锅甜糟羹,民间称之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过得甜甜美美。“娘糟羹”必须由新媳妇亲手做,然后放鞭炮请全村的人来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兴了,那么这位新媳妇就基本确立了在这个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后就会絮絮叨叨。

  除了吃,元宵节晚上就是玩。三门民间过元宵活动非常多,最有**意义的就是亭旁镇杨家板龙。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板龙,创造过吉尼斯世界纪录。

  1982年,杨家舞过一次板龙,共138段,全长250米,四五百人的迎龙队伍步行20公里,在三门县城海游镇表演,沿途各村群众,夹道欢迎,轰动全城。后来,杨家板龙逐年增长,目前整条龙长达450米左右,现已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每逢元宵佳节,三声炮响,迎龙队伍出发,火燎照明,鼓乐喧天,板龙率领五兽、鼓亭、台阁、演奏队,狮子先行,白象开路,接着是旌旗、龙筅前导,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杨家板龙曾在1999年的台州民间艺术大荟萃上惊乍全场,获得惟一的一个特别大奖。

  元宵过后,三门人的年也就基本过完了。接下来的,就是各奔前程,大家干各自的活去了。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4)

  ——福建的过年风俗

  福建的过年风俗

  过年怎么过?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年夜饭、抢红包?过过这么多春节的你,真的知道福建过年的诸多习俗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福建的过年风俗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福州过年习俗

  福建没有过年吃饺子的传统,都是吃年糕。因为年糕谐音“年高”,春节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吃完年糕,大人们“攻战四方城”,小孩们嬉笑玩耍,好不热闹。大家都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而大年三十那天晚上自然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了。游子们无论多忙,那天晚上都会赶回家来全家团聚。旧日除夕夜和现在没有太大的变化,三十晚上焚香后,就可以一家子坐在桌边吃团圆饭了。团圆饭的菜品丰富,主要也是鸡鸭鱼肉,还有福州传统美食年糕和米果,以及做成如太极一样的芋泥,寓意着来年年年高升,和和美美,团团圆圆。而到了除夕夜零点的时候,开启大门(而开门者需为一家之主,一般是父亲,希望他在新的一年中能够给大家带来吉祥和福缘)这又称为开正。同时焚香点烛,祭拜天地,家神和祖先,并燃放鞭炮,既表示新年的开始也**祈求幸福与吉祥。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和初三就可以去拜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清人吴续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道:“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有女儿出嫁的人家,则要办春酒,让女儿,女婿,外孙一起回娘家团聚。这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到处都是一番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而到了初四清晨,家家户户又要开始焚香“接神”,迎接廿四上天的灶王爷回銮视事。

  初五又称破五,照例要吃米果。从初一到初四有太多的禁忌,到了初五就破除了,所以祭祀的供品可以撤,垃圾可倒,稀饭可吃,商店开张,到此春节结束。

  初七,人日,小孩节日,煮七种菜为羹。

  初八,顺星,群星聚会之期,要拜星君,黄昏的时候点四十九盏灯并放在各地,叫散灯。

  初九,玉皇大帝诞辰。祭玉帝和天官。

  在福州,正月里也有很多规矩。如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开门放鞭炮后,一般不出门拜年,怕触了霉头使得这一年都不吉利。小孩就在街上玩,大人则去左邻右舍喝酒。这一天也不煮饭,三餐以年糕为主,或者是大年三十晚上做好的饭菜,热了吃,表示吃的是前一年剩余的,取“年年有余”的意思。初一晚上,各家各户一般早早地上床,要与小鸟儿比赛谁睡得早,——一年当中难得有这么个清闲的日子。

  二、厦门岁次民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三、泉州

  “敬天公、贺正”泉州过新年风俗

  正月初一,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过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团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后又恢复。

  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四、漳州过年习俗

  清代,“漳之俗,岁正月里门干具茶酒相娱乐,迎神,明灯击鼓,召巫,妆台阁,往来都市”。

  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草纸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或水井,口中念“岁岁**”,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漳州城旧俗过年要逛“公爷街”(即今南昌路近北桥路段,清代有海澄公黄梧府第;30年代以后“公爷街”数次改换地点)。其内容相当于中原的春节庙会。

  旧时,云霄、石码等地及海滨地区,正月有“持石头相扑”的“掷石之戏”,参加者常打得头破血流而乐此不疲。此俗似源于古闽越族土著,但清末即已被视为陋俗而革除。

  (一)初 一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客家人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和红柑。

  是日要早起,家家燃放鞭炮,把炮扔出门口,然后打开大门,也称为“开正”。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以甜线面及三碗干饭插上红纸花祭祀先人,红纸花称“饭春枝”,其中“春”与“剩”(富余)在方言中同音,寓意家中粮食有余。现在祭拜之俗在城镇中已基本革除,在农村中还有保留。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5)

  ——云南纳西族过年风俗

  云南纳西族过年风俗

  在云南,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云南纳西族过年风俗,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云南纳西族过年风俗

  1、祭祖。

  除夕吃年夜饭前,纳西人首先要祭祖。云南的年夜饭习俗,最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腌制猪头,煮熟后,要在猪嘴上插几朵野山茶花,抬到家里的神龛前,每人向祖先牌位磕头。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云南的纳西人家都要带上各种祭品去上坟祭祖。各家到了墓地后,首先要祭山神,每个家庭的墓地上都竖有一个象征山神的石头,究其实,这既是山神,也是一个管辖着一家人墓地、有些类似“土地神”的角色。在祭祀山神和扫墓时,要祭献香烛、纸钱,还祭献野山茶花,每个坟头都要插上几枝。另外一定要祭献酒和茶水,纳西语称之为“日少类少”。然后,大家一一向祖坟磕头祈祷。

  2、祭天。

  祭天是纳西人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内容。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祭天在纳西语中叫“美本”,“美”是天的意思,“本”意为祭。按传统习俗,每年一般举行两次祭天仪式。第一次是在农历新年,称为大祭天;第二次是在农历七月,称为小祭天。过去,纳西族把祭天与否作为是否纳西人的重要标志,纳西人自称“纳西美本若”,意为“纳西是祭天的人”,以祭天作为本民族的主要特征,可见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3、祭生命神、门神、山神。

  在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一是祭石门神。腊月三十,全家祭石门神。

  二是祭生命神“素”。大年初一,约四更时分,男子抢先起床生火,然后去提净水,用于祭祀生命神,为生命神除尘。黎明,由家长主持在生命神前摆设各种祭品,在院内烧天香;全家跪拜迎接生命神和祖先降临,与家人一起共度新春佳节。

  三是求福泽,纳西话称之为“诺哦少”。纳西人认为,在新年,要祭祀和迎接祖灵以及各种天地神灵,向他们祈求福泽。在院中竖3棵松树,称为“含英巴达子”,即福泽树,在神树下摆设祭品,全家向神灵敬拜求福泽。

  四是祭山神。全家面北跪拜,户主点滇、川、藏各地纳西人居住区域的13座名山(有的说是12座)之名,祈求众山神在新的一年里,为纳西人提供放牧、狩猎的场所,并赐予更多的收获;向山神谢罪道歉,请山神原谅纳西人在过去一年的放牧狩猎生活中的过失。

  五是迎灶神。在母房“吉美”的`火塘灶边举行,将祭品在火中烧化,祈求灶神赐福。

  纳西族

  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县、古城区、维西傈僳族**县、永胜县、四川省木里藏族**县俄亚、盐源县达住等地的纳西人自称“纳西”,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永宁、翠依、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的雅砻江流域和泸沽湖畔的纳西人自称为“纳”或“纳日”(或音译为“纳汝”);居住在宁蒗县北渠坝和永胜县獐子旦的自称“纳恒”;居住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纳西人自称“纳罕”(或译为“纳汗”);此外,还有少数自称为“玛丽玛沙”(居住在维西县)、“路路”(又音译为“鲁鲁”,居住在丽江塔城、鲁甸等地)。上述自称中,以纳西、纳日、纳罕、纳恒几种称谓居多,自称纳西的人占纳西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据本民族意愿,经*批准,于1954年正式定族称为纳西族。“纳”一词有“大”、“宏伟”、“浩大”、“黑”、“黑森森”、“黑压压”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为“人”。

  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和他称。根据《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载,汉代时居住于越巂郡的纳西人称为牦牛种;蜀汉时居住于汉嘉郡的纳西人称为旄牛夷;晋代居住于定笮(今四川盐源)的纳西人称为“摩沙夷”。到唐代,《蛮书》等史书多称纳西为“麽些”。

  直至族称正式定为“纳西”之前的20世纪50年代初,各地纳西人填族别时填“麽些”或“摩西”。藏族人则称纳西族为“姜”(Hjang),白族自古称纳西族为“摩梭”(麽些),但通用的他称仍为“摩梭”(麽些)。主要居住在中甸县(现为香格里拉县)东南部东坝等地的部分纳西人(自称纳西或纳罕)被称为“阮可”(又音译为“若喀”)。

  纳西族传统节日

  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

  新年,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棒棒会,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棒棒会”标志着春节节庆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

  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战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纳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从1987年起,每年农历2月8日的“三朵节”成为法定的纳西族民族节日。

  火把节,农历6月24至26日,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纳西语称此节为“川美生恩”。

  七月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的节庆活动,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办,为期一至二周,以骡马、牛等大牲畜为主,因此又叫“七月骡马会”。

  “烧包”节,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过“烧包”节(即中元节),纳西语称这节日为“三美波计”

  纳西族还有诸多节庆习俗,诸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台会”;永宁纳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6)

  ——传统过年民俗儿童画

  传统过年民俗儿童画

  儿童画,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画。儿童画在创作题材上,儿童善于表现**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过年民俗儿童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图一:传统过年民俗儿童画

  图二:传统过年民俗儿童画

  图三:传统过年民俗儿童画

  图四:传统过年民俗儿童画

  过年了,过年了!盼望已久的新年终于来到了!当然,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我之所以这样期望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时我们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还能穿上新衣服、拿到压岁钱……就在这天,我相信,每个人的脸上早已笑开了花!而我更是眉开眼笑,高兴的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好了。总之就是两个字,高兴呗!

  要说这过年就是好,因为今天我要去奶奶家拜年。趁机把新衣服早早的穿上。不时还照照镜子,踮起脚尖转上几圈,欣赏自己美丽的服装,有时还不知不觉地我陶醉了呢!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真是危险重重呀,不时一挂挂鞭炮被点燃,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要是你一靠近,就要用到一个小品的台词来形容了:他这个脸呀,算是破了相了呀!

  到了晚上,我们便高高兴兴地坐在饭桌旁,吃起了丰盛的.团圆饭,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不管是什么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美食。

  晚上,每当我们走在静寂的小路上,总在不经意间看见小路*美丽的小树,瞧!在那些干枯的树枝上缠绕着无数个小灯泡,在月光的照耀下,树枝长出了奇怪的银色小树叶呢!砰!是什么声音呀!哦,原来是放起了礼花。那些礼花一朵接着一朵在夜空中绽放,给天空也穿**一件美丽的新衣。

  在这里,我祝大家所有的期许及祝福涌向你们,让你们的佳节洋溢着喜悦,让我们的祖国一年比一年更加璀灿美好。

  以前,一提到过年,我就兴奋的不得了。因为过年可以吃年糕,包饺子,还可以拿红包……然而,最令我向往的还是放鞭炮、燃烟花!那震耳欲聋的“嘭啪”声和色彩斑斓的“流星雨”,仿佛在向人们报告:“过年喽!过年喽!”

  到了除夕夜,我可等不及了,就拉着家人一溜烟地跑到外面去放鞭炮,点火,闪开,捂耳朵。只听一阵急促的“嘶嘶声”。接着“嘭”的一声,烟花在夜幕中画出一道银弧后炸开,并发出一束耀眼的火花。“嘭”,“叭”又是烟花的爆炸声……我高兴得又蹦又跳,不知什么时候,外婆也出来了,我拉着外婆的手,连声向她说“新年台词”,祝她在新的一年里,喜上加喜,外婆高兴得眼睛都眯到了一起,直笑得合不拢嘴。

  一串串烟花腾空而起,如花绽放。23点30分左右。燃放爆竹到了**,好像全市的人民都在放,天空明亮得如同白昼一般。爆竹仿佛在和我开玩笑,趁我不注意时,突然在我的头上方炸响。惹得我又躲又闪,又喊又叫……当时那心情呀,甭提有多高兴了。好久没放烟花了。嘿,放烟花的感觉真棒!

  过了新年,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应该更加懂事,妈妈和爸爸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多工夫,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为祖国争光,为祖国出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不会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的一片苦心。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7)

  ——昆明过年风俗

  昆明过年风俗

  在昆明过春节,真该好好了解一下老昆明的过年习俗。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昆明过年风俗,欢迎大家阅读!

  年货备得齐

  昆明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年俗是,要在房梁上挂一个**的米花团,上面画上各种花纹,最常见的是写一个“福”字,倒挂起来,如彩灯一样,寓意喜庆。说起米花团的味道,周家骅摇了摇头:“这米花团特别硬,吃的时候很费力,要用刀子将其剁开才能吃。现在一些老街子还见得到。

  年三十团圆饭苦菜不上桌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要在祖宗牌位前供奉香橼和佛手这两种水果,有拜祭祖宗之意,也有敬佛礼佛、期待结下良缘这样的心愿。拜祭了祖宗之后,才能吃团圆饭。

  说到年三十的团圆饭,就不得不提“猪八碗”。农村里杀了年猪的往往都会按传统做出琳琅满目的佳肴,有千张肉、炸黄条、煮白肉、宫爆肉、回锅肉、小炒肉、***等,统称“猪八碗”。虽同为猪肉,但是因为做法不同,因此吃起来也不会生腻。

  除了“猪八碗”以外,鱼、长白菜和青蒜都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饭的餐桌上必须有鱼,并且最好是一条完整的鱼,寓意年年有余。长白菜可以和萝卜一起煮,萝卜切成圆片,类似铜钱形状,若是谁吃到萝卜就相当于吃到了铜钱,那是一个好兆头,而长白菜则意味着“长命百岁,常吃常有”。青蒜炒肉则意味着要对过去的一年进行“清算”和整理。但是,这天晚上唯独不吃的就是苦菜。这些菜肴,皆是取其谐音,并非迷信,不过是讨一个好彩头之意。

  年三十晚上是全家大团圆的好日子,这种团圆比中秋节更加隆重,因此全家人(除了小孩)是不睡觉的,这也叫守岁。守岁其实是“守祟”,传说是因为有一种叫“祟”的怪物专吃小孩子的心肝,大人们为了守护小孩,不得不彻夜不眠。

  “从下午五六点到子夜12点,人们就开始不停地放鞭炮,气氛十分欢腾热闹。放鞭炮的习俗也是源自对‘祟’的驱赶,不过鞭炮里的硫磺对驱赶鼠害虫疫也有一定的作用。”周家骅说出了自己对于鞭炮的看法。

  另外,在守岁的这一晚,街头会有舞龙耍狮的表演供市民们欣赏。据周家骅回忆,舞龙最多的地方是桃源街和青云街,龙灯队爱在这些人多热闹的地方表演。“当年耍得最好的龙狮队要数‘两广消防队’了,那些大狮头憨态可掬,摇头晃脑地十分招人喜爱,几乎每一家门口他们都要去舞一下。”周家骅说起来还是神采飞扬,仿佛还置身于小时候龙飞狮斗的欢天喜地里。不过,他似乎也有几分遗憾:“不过,因为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免去给龙狮队放鞭炮和发红包,我们只能关起门来,从门缝里偷看表演。等到人家走远了以后,我们才敢开门观望。”旧时因为没有其他娱乐条件,看龙狮大赛几乎是老昆明人最愉快的事情了。

  大年初一不能花钱

  大年初一一大早,首件事就是“翻梢”,昆明人在备置年货的时候会挑一根长长的甘蔗,带回家倒置在门后,进行“封门”,待到大年初一一早将其翻梢,取“在新年收入翻梢”的意义,这也是昆明这边最为特别的一个年俗之一。而家里妇女一般会早起蒸米糕,米糕最表层是红糖,吃米糕寓意年年高。而大部分人早起会到圆通山看日出,周家骅说:“过去站在圆通山上一望无垠,能看到天边,很多人都是去迎接新年的第一缕光。”

  初一当天会吃得比较节省,老风俗规定那一天不能动火、不能动刀、不串门、不走亲戚、不惹是非、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特别忌讳“死”字。而在饮食上,午饭吃糖煮饵块,有的家庭还会放上白酒或者蛋花,意思就是甜甜蜜蜜,几十年过去了,周家骅老人至今依旧保留着这个传统。除了年糕和糖煮饵块,这一天都是吃现成的食物,也就是大年三十剩余的饭菜。另外,初一不能花钱,老的说法是初一花钱,一年都在花钱。总体说来,大年初一给人一种很俭朴的感觉。“初一是一年中最节省的一天。”周家骅说。

  大年初二走亲访友

  昆明人从初二开始就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饮食上则吃得更为丰富,主妇们把年前备的年货能用的都拿出来大显身手,有兔子、鹅,甚至海鲜。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炒饵块。炒饵块,也就是“大救驾”,需要有鸡蛋、木耳、韭菜、番茄和火腿等配料。

  而这样的状态,要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七,当然,经济拮据的家庭一般就过3天,而按农村的说法则是要到正月十五年过完才出去干活。

  正月十五吃包心汤圆

  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做包心汤圆,吃完汤圆这个年过得也就圆满了。过去,昆明最著名的就是四喜汤圆,馅里有花生、豆沙、芝麻等。

  另外,赶街灯也是一个传统习俗,在文明街、景星街一带可以看到张灯结彩,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白兔灯,能得到白兔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而在农村,则是请剧团的人到村里唱传统的滇剧花灯、京剧等,那时候的表演有点像现在的“文化三下乡”。

  过完正月十五,整个年也就结束了,大家恢复正常生活。

  一、贴门神、贴春联少不了

  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如今,贴门神的人少了,贴春联的却还是比比皆是呢!

  二、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如今,已经演变为繁忙的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的宝贵时间了,小孩则拿着压岁钱的玩在一起。

  三、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如今,爆竹燃放都有固定的点了,小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看爆竹而不是放爆竹了。

  四、挂甘蔗

  春节的前几天就会有人开始抢购堆成小山似的甘蔗。这种甘蔗尾部带一点根须,顶上留着长长的绿叶,都是成双成对的卖。到除夕夜十二点的那一刻,要把甘蔗根冲上叶朝下地放在门后,表示“翻梢”,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两根甘蔗则**好事成双,甘蔗象征着步步高升和一年从头甜到尾。

  五、吃长菜

  昆明年饭中一定会有一碗菜,是年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锅,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过小年。长菜要一根根完整的煮,通常有蒜苗、青菜等等。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六、炒饵块

  过年的这碗饵块是用老**、腌冬菜、青豌豆、甜酱油一起炒,油漉漉香喷喷,既是下酒菜又是主食,现在更是许多滇味餐厅老少咸宜的畅销菜品。

  七、逛年货街、庙会

  过年前,老人就会带着小孩子去年货街上面购置过年的用品了,吃的有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糕点糖果,最有地方特色的是饵块红糖以及米花团;用的有鞭炮香烛、春联门神等,最特别的是还要大量的青松毛(即松针),红火火的年货街与庙会再配上大人小孩都穿着的火红新衣服,好一派新年好兆头。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扩展8)

  ——南方过年的风俗

  南方过年的风俗

  过年的习俗,南方和北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吃新年饺子。这对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饺子,那就算不上过年。而南方人则更看重年夜饭,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住在一起吃完一顿年夜饭,则就算过年了,有没有饺子则就无所谓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南方过年的风俗,欢迎阅读。

  四川

  ****四川:“羌年节” 羌族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松潘部分地区。 羌年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灯会是**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因此之故,四川灯会历史悠久,水*高,被誉为“天下第一灯”、“*灯会之首”。尤其是成都灯会和自贡灯会,气势之磅礴、构思之奇巧、工艺之精湛、地方风情之浓郁,成了*地方灯会之翘楚。

  福建

  福建闽南农村的过年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在农村,农户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淡化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广东

  在广东潮汕地区,农历十二月***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会逛花市,行花街,百合、橘树、菊花、桃花等都必不可少,因为花是最有好运的行花街,可以交好运,新年吉祥。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表演。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给长辈。

  浙江

  在绍兴,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

  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身莫陵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

  旧时,浙江东阳一带,进入岁末腊月,民间有一种“抲年鬼”的风俗。“抲年鬼”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间之鬼抲除干净,以免祸患滋生。

  海南

  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

  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除夕晚上,室室点灯,家室有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初一**,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即为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斋饭”不但类似于*宗教的*食品,而且正如北方人过年必吃鱼(年年有余)一样,吃的东西还须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话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与“勤”谐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劳劳)、长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黄黄的像金元宝状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

  江苏

  江苏各地过年习俗都有一些独特之处。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也随之逝去。

本文标题:《西北的传统过年风俗》作者:admin
原文链接:https://tongqinqiche.com/post/179.html
特别注明外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

可在微信查看或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